光固化打印层纹严重? 曝光参数和后处理打磨的终极优化方案
22 分享
光固化3D打印以高精度著称,但层纹严重的问题却让不少人头疼 —— 模型表面像被刀割过一样,层层痕迹清晰可见,既影响美观,又可能削弱结构强度。其实,层纹的本质是 “层与层之间的衔接误差”,通过优化曝光参数和科学的后处理打磨,完全能让模型表面达到镜面效果。本文就从打印参数到打磨技巧,为你拆解一套可落地的终极解决方案。
一、先搞懂:层纹是怎么产生的?
光固化打印的层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:
•硬件与参数原因:每层固化时,树脂固化深度不一致、层厚设置不合理、打印平台晃动等,都会导致层间出现台阶。
•材料与环境影响:树脂粘度太高、打印环境温度波动大,会让每层树脂铺展不均匀,加剧层纹。
其中,曝光参数设置不当是最常见的诱因。比如曝光时间过短,底层固化不充分就开始打印下一层,容易产生错位;曝光时间过长,边缘固化过度,会形成 “鼓包” 式层纹。
二、曝光参数优化:从源头减少层纹
(一)层厚与曝光时间的黄金配比
层厚直接决定层纹的 “基础间距”,配合合理的曝光时间,能从根源减少层纹:
•精细模型(追求无层纹):层厚设为 0.02-0.05mm,底层曝光时间 30-60 秒(确保与平台牢固粘结),正常层曝光 8-12 秒。以 0.03mm 层厚为例,每层固化后边缘误差可控制在 0.01mm 内,肉眼几乎不可见。
•普通模型(平衡效率与质量):层厚 0.05-0.1mm,底层曝光 20-40 秒,正常层曝光 6-10 秒。这种设置能将打印时间缩短 30%,层纹虽轻微可见,但后期打磨容易消除。
测试技巧:打印一个 10cm 高的圆柱模型,分别用 0.03mm、0.05mm、0.1mm 层厚测试,观察不同层厚下的层纹密度,选择最适合的参数。
(二)曝光补偿:消除 “边缘过固化”
当模型边缘层纹比中间更明显时,需要启用 “曝光补偿” 功能:
•在切片软件中勾选 “边缘曝光补偿”,将边缘曝光时间设为正常层的 80%(如正常层 10 秒,边缘 8 秒)。
•原理是:模型边缘的树脂受光面积更大,容易过度固化,缩短曝光时间可让边缘更平整。
(三)底部几层 “加密曝光”
打印底部 5-10 层时,层纹往往更明显,因为此时平台与树脂接触不稳定。解决方案:
•底部前 3 层曝光时间增加 50%(如正常层 10 秒,底部层 15 秒),层厚设为正常层的 1.5 倍(如正常 0.05mm,底部 0.075mm)。
•目的是让底部结构更牢固,减少因平台轻微晃动导致的层间错位。
三、其他打印参数配合:辅助减少层纹
(一)平台抬升速度与距离
平台抬升太快会拉扯未完全固化的树脂,导致层间变形:
•抬升速度设为 3-5mm/min,抬升距离 2-5mm(根据模型高度调整,越高距离越大)。
•例如打印 20cm 高的模型,抬升距离设为 4mm,给树脂足够时间回流,避免层间出现 “拉扯痕”。
(二)树脂温度与粘度控制
树脂粘度太高(如低于 25℃时),铺展不均匀会加剧层纹:
•环境温度保持在 25-30℃,可将树脂提前放在温水中(40℃以下)浸泡 10 分钟,降低粘度。
•打印前搅拌树脂 2-3 分钟,让沉淀的颜料均匀分布,避免因材料不均导致的层间色差和纹理。
四、后处理打磨:彻底消除残留层纹
即使参数优化到位,细微层纹仍可能存在,通过科学打磨可实现镜面效果,分三步进行:
(一)粗磨:打掉明显层纹
•工具:400 目、800 目砂纸,配合水磨砂纸(避免粉尘)。
•方法:将模型固定在支架上,用 400 目砂纸沿垂直于层纹的方向打磨(如层纹是水平的,就上下纵向打磨),直到肉眼可见的层纹消失。
•注意:打磨时保持砂纸湿润,每打磨 30 秒清理一次表面,避免磨屑堵塞砂纸。
(二)精磨:让表面光滑如镜
•工具:1000 目、2000 目、5000 目砂纸,或使用电动打磨机(转速控制在 1000 转 / 分钟以内)。
•步骤:先用 1000 目砂纸横向打磨,再用 2000 目纵向打磨,最后用 5000 目圆周打磨。每次更换砂纸前,用清水冲洗模型表面,确保前一步的划痕被完全覆盖。
•判断标准:用手指触摸表面,无明显凹凸感,说明精磨到位。
(三)抛光:提升光泽度
•针对树脂模型:用羊毛轮配合抛光膏(如汽车划痕修复膏),低速(500 转 / 分钟)抛光 3-5 分钟,表面会形成镜面反光。
•省钱技巧:用牙膏代替抛光膏,用棉布反复擦拭表面,也能达到类似效果,适合小面积模型。
五、避坑指南:这些错误会加重层纹
1.频繁中途暂停打印:每次暂停后,树脂表面会形成氧化层,继续打印时容易产生明显的 “断层纹”,尽量一次性完成打印。
2.树脂液位过低:当料槽内树脂不足时,铺展到模型表面的树脂不均匀,会导致某几层层纹突然变深,建议树脂液位保持在料槽刻度的 3/4 以上。
3.未定期校准平台水平:平台倾斜会导致每层树脂厚度不一致,层纹忽深忽浅。每月用水平仪校准一次平台,确保与光源平行。
光固化打印的层纹问题,关键在 “打印时减少 + 打印后消除” 的双重配合。通过 0.03-0.05mm 薄层厚、精准控制曝光时间,能让层纹变得极细微;再经 400 目→2000 目→抛光的三步打磨,模型表面就能达到 “无瑕疵” 状态。记住,层纹并不可怕,掌握这套方法,即使是新手也能打印出堪比工业级的光滑模型。
-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