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立创3D打印-高品质快速增材制造服务.

大尺寸SLS打印粉末浪费多? 粉末回收与筛分的高效处理方案

50 分享


在大尺寸选择性激光烧结(SLS)3D 打印领域,粉末材料的高效利用始终是影响生产成本与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。大尺寸打印因构建体积大,单次打印消耗大量粉末,未烧结粉末若处理不当,极易造成严重浪费。但通过优化粉末回收流程、精准筛分技术以及适配的设备与材料管理,可显著提升粉末利用率,降低成本,实现绿色生产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讨大尺寸 SLS 打印中粉末回收与筛分的高效处理方案。


一、大尺寸 SLS 打印粉末浪费现状剖析


大尺寸 SLS 打印在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模具开发等行业应用广泛,用于制造大型零部件、模具原型等。以航空发动机大型复杂部件为例,打印时构建空间可达 800mm×800mm×600mm,单次打印需消耗尼龙粉末 50 - 100kg。但实际烧结成型仅占总粉末量的 20% - 30%,大量未烧结粉末残留在打印平台、成型腔与设备内部。传统处理方式常将这些粉末直接废弃或简单过筛后少量回用,造成 70% - 80% 的粉末浪费,不仅成本高昂,还带来环保压力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大尺寸打印过程中,粉末受热不均,部分粉末虽未烧结,但因热老化、氧化等性能改变,难以直接回用;另一方面,回收与筛分设备及工艺落后,无法精准分离可回用粉末与杂质,导致大量可用粉末被误弃。


二、粉末回收:构建高效闭环回收体系


(一)回收设备选择与应用


1.专业回收装置:华曙高科的 FS - PHS 系列粉末输送筛分循环系统,专为 SLS 打印设计,可实现粉末输送、筛分和回收全闭环功能。如 FS - PHS - 400P,布局紧凑,占地面积仅 6.9 平方米,却集成清粉、筛分、配粉三大功能,一台设备能匹配两台华曙 400 尺寸 SLS 设备粉末后处理环节,极大提高效率。其全封闭清粉工位在负压环境下密闭清粉,粉尘 100% 进入循环,有效实现人粉隔离,保障生产安全。


2.通用工业吸尘器改装:对于预算有限的小型工作室,可选用 4.5hp 不锈钢单引擎、5 加仑容量的工业吸尘器,搭配高效旋风分离器与 10 加仑钢制存储桶,连接抗静电真空软管及快接抗静电耦合器,组成简易回收装置。如 3DC SLS 粉末回收系统,能将打印腔内未烧结粉末收集起来,初步打散团聚颗粒,将粉末恢复至约 60 微米原始粒径,为后续筛分做准备。


(二)回收流程优化


1.打印后快速清理:打印完成,成型腔冷却至 50℃ - 60℃(以尼龙粉末为例,此温度既便于操作,又防止粉末受潮、性能改变),立即开启回收设备,用柔软毛刷轻轻扫落打印平台、模型表面及周边残留粉末,通过回收设备吸口快速收集,减少粉末在空气中暴露时间,防止氧化与污染。


2.分区回收策略:将成型腔按区域划分,如中心打印区、边缘区、送粉区等,分别回收粉末。因不同区域粉末受热、烧结情况有差异,分开回收便于后续针对性筛分与处理。例如中心打印区粉末受激光照射多,可能存在部分半烧结颗粒,需精细筛分;边缘区粉末受热少,可回用比例相对较高。


三、粉末筛分:精准筛选保障粉末质量


(一)筛分设备工作原理与优势


1.超声波振动筛分:Hi - Sifter 金属粉末回收系统采用超声波振动筛分技术,专为增材制造设计。其通过高能量振动,使致密金属粉末在筛网上跳跃,细颗粒粉末轻松穿过 44 微米甚至更细筛网(可低至 7 微米)。与传统筛分设备相比,有效解决强吸附性、易团聚、高静电、高密度、轻比重等筛分难题,避免筛网堵塞,筛分效率提升 100% 以上,确保回收粉末粒度均匀,质量达标。


2.气流筛分:中瑞科技全闭环自动粉末循环系统中的气流筛分装置,利用气流与粉末颗粒相互作用。粉末在气流带动下通过筛网,合格细粉随气流穿过筛网收集,粗颗粒及杂质被截留。该方式适用于大流量粉末筛分,能在低氧含量惰性气体保护下运行,安全可靠,且可实时监测设备内粉料状态,保障粉末质量。


(二)筛分参数设定与调整


1.筛网目数选择:依据打印材料与零件精度要求确定筛网目数。如打印高精度航空零部件用的金属粉末,通常选用 200 - 325 目(约 44 - 74 微米)筛网,确保去除微小杂质与半烧结颗粒;而一般工业制品用尼龙粉末,100 - 150 目(约 106 - 150 微米)筛网即可满足需求。目数过高,筛分效率低,部分合格粉末也可能被截留;目数过低,则无法有效去除杂质。


2.振动频率与振幅调节:振动筛分设备中,针对不同流动性粉末调节振动频率与振幅。对于流动性好的金属粉末,频率设为 20 - 30Hz,振幅 0.5 - 1.0mm;流动性差、易团聚的尼龙粉末,频率提高至 30 - 40Hz,振幅增大到 1.0 - 1.5mm,使粉末在筛网上充分分散、筛分。同时,根据粉末堆积厚度实时调整,堆积厚时适当增加频率与振幅,保证筛分效果。


四、回收粉末再利用与质量控制


(一)再利用比例与混合方法


1.确定再利用比例:经回收筛分的粉末并非 100% 可直接回用,需根据材料特性、打印次数确定回用比例。如尼龙 PA12 粉末,初次回收可按 70% 新粉与 30% 回收粉混合;随着回收次数增加,回收粉性能逐渐下降,后续混合比例可调整为 80% 新粉与 20% 回收粉,确保打印质量稳定。金属粉末因对性能要求高,回用比例一般在 10% - 30%,且需严格检测成分、粒度分布等指标。


2.均匀混合工艺:采用机械搅拌与气流混合相结合方式。先将新粉与回收粉按比例加入带搅拌桨的混料机,低速搅拌 10 - 15 分钟,初步混合;再通过气流输送至带打散装置的混合仓,利用气流冲击进一步打散团聚颗粒,混合 5 - 10 分钟,使粉末均匀分散,保证每次打印材料性能一致。


(二)质量检测关键指标与方法


1.粒度分布检测: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,将粉末样品分散在特定介质中,激光照射后,通过检测散射光角度与强度分析粉末粒度分布。合格尼龙粉末粒度分布应在 10 - 100 微米,金属粉末更窄,如 316L 不锈钢粉末在 15 - 45 微米。若粒度分布异常,如粗颗粒过多,可能导致打印层厚不均、表面粗糙;细颗粒过多,易引起团聚、堵塞喷头。


2.成分分析:采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)检测粉末化学成分。以铝合金粉末为例,需检测铝、铜、镁、锌等元素含量,确保与原始材料成分偏差在 ±0.5% 以内。成分偏差会改变材料力学性能,影响打印零件强度、韧性等指标。

3.流动性测试:通过霍尔流速计测量粉末流动性,即一定量粉末通过规定孔径漏斗所需时间。尼龙粉末流动性好时,霍尔流速在 20 - 30s/50g;金属粉末流动性要求更高,一般在 15 - 25s/50g。流动性差会造成送粉不畅、铺粉不均匀,严重影响打印质量。


五、实战案例:大型模具SLS打印粉末高效利用


某汽车模具制造企业,采用大尺寸 SLS 打印机生产汽车覆盖件模具原型,打印尺寸 600mm×500mm×400mm,原粉末利用率仅 30%。引入华曙高科 FS - PHS - 400P 粉末处理站,优化回收筛分流程后:


1.回收流程:打印结束,设备自动开启负压清粉,将成型腔内粉末快速回收到余粉罐,5 分钟内完成初步清理;人工用毛刷清理残留粉末,再经吸尘装置二次回收,确保粉末回收率达 95% 以上。


2.筛分处理:余粉经 FS - PHS - 400P 超声波振动筛分平台,按 44 微米筛网筛分,去除半烧结颗粒与杂质,筛分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 1 倍,且筛网无堵塞,保障粉末质量。


3.再利用效果:回收筛分后的粉末按 80% 新粉与 20% 回收粉比例混合,经检测粒度分布、成分、流动性均达标。用于后续打印,模具表面粗糙度 Ra 从 12.5μm 降低至 6.3μm,尺寸精度控制在 ±0.2mm,打印质量稳定,粉末利用率提高到 60%,每月节约粉末成本 40%。


六、避坑指南:避免粉末回收筛分常见失误


1.忽视设备清洁与维护:回收筛分设备长期使用,内部易残留粉末、杂质,影响性能。每周需停机清理设备,用压缩空气吹净管道、筛网,每月检查易损件(如筛网、密封条),及时更换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,保障粉末回收筛分效果。

2.盲目提高回收粉比例:为降低成本过度增加回收粉比例,会使打印零件出现强度下降、表面缺陷增多等问题。务必依据材料特性、检测结果严格控制回收粉比例,循序渐进调整,保障打印质量。


3.缺乏环境控制:SLS 打印粉末多为高分子或金属材料,易受潮、氧化。回收筛分应在湿度<40%、温度 20℃ - 25℃的洁净环境中进行,避免粉末性能劣化。有条件可充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保护,进一步提高粉末保存质量。


4.未及时更新工艺参数:随着回收粉比例增加、粉末性能改变,打印工艺参数(如激光功率、扫描速度、层厚等)需相应调整。定期测试粉末性能,根据变化优化工艺,确保打印过程稳定、零件质量合格。


大尺寸 SLS 打印粉末浪费问题,可通过完善的回收与筛分体系解决。从精准选择回收筛分设备,到优化流程、严格质量控制,每个环节都紧密关联。通过实战案例可知,高效处理方案不仅大幅提升粉末利用率,降低成本,还能提高打印质量。遵循避坑指南,避免常见失误,企业在大尺寸 SLS 打印生产中,定能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的双赢。

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0 / 500
共 0 条
  • 1

推荐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