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立创3D打印-高品质快速增材制造服务.

尼龙粉末打印工艺大剖析: SLS与MJF的区别

13 分享


3D打印的蓬勃发展进程中,尼龙粉末打印凭借其出色的特性,如高强度、良好的韧性和耐温性等,在众多领域崭露头角,从工业制造到日常消费品生产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而在尼龙粉末打印工艺里,选择性激光烧结(SLS)和多射流熔融(MJF)是两种备受瞩目的技术。它们都以尼龙粉末为 “原料”,构建出各种复杂的三维物体,但在工作原理、性能表现、成本等方面却有着诸多不同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两种工艺的区别,为你在选择尼龙粉末打印技术时提供清晰的指引。


一、工作原理大不同


(一)SLS:激光精准烧结粉末


SLS 技术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,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团队发明。其工作过程犹如一场激光的 “精准舞蹈”。首先,设备会在打印平台上均匀地铺上一层薄薄的尼龙粉末,这层粉末就像是等待被雕琢的 “原材料画布”。随后,高功率的激光束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,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零件截面轮廓信息,对粉末进行有选择性地扫描。在激光束的照射下,被扫描到的尼龙粉末吸收激光能量,温度迅速升高至熔点以上,粉末颗粒相互融合、烧结在一起,从而形成零件的一个截面层。完成一层烧结后,打印平台下降一个层厚的距离,设备再次铺上一层新的尼龙粉末,激光束继续扫描烧结新的一层,如此循环往复,层层堆叠,最终构建出完整的三维零件。整个过程中,未被激光烧结的粉末会起到支撑作用,确保在打印过程中已成型部分的稳定性,这也使得 SLS 在打印复杂结构零件时具有天然的优势,无需额外设计和添加支撑结构。


(二)MJF:多射流协同熔融成型


MJF 是由惠普公司在 2016 年推出的一种较新的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工艺。它的工作原理融合了喷墨打印和粉末加热固化的技术。在打印开始时,设备同样会先在打印床上铺设一层均匀的尼龙粉末。紧接着,打印头开始工作,它带有多个小喷嘴,这些喷嘴会向粉末层上喷射两种关键液体:一种是熔合剂,另一种是细化剂。熔合剂被喷射到需要成型的区域,它能够降低尼龙粉末对红外线的反射率,使该区域的粉末在后续加热过程中更容易吸收热量并熔融;细化剂则被喷射到零件的边缘等需要高精度的区域,它可以控制粉末的熔融范围,从而提高零件边缘的清晰度和精度。在喷射完熔合剂和细化剂后,红外线加热装置会对整个粉末层进行快速加热,使喷射了熔合剂的粉末迅速熔融并相互融合,而未喷射熔合剂的粉末则保持松散状态,起到支撑作用。一层完成后,再次铺设新的粉末层,重复上述喷射和加热过程,逐步构建出零件。与 SLS 不同,MJF 通过这种多射流协同以及精确控制熔合剂和细化剂喷射的方式,实现了零件的成型。


二、性能表现各有千秋


(一)尺寸精度:MJF 更胜一筹


在尺寸精度方面,MJF 技术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。以常见的工业应用场景为例,MJF 打印头的分辨率可高达 1200 DPI(每英寸点数),这意味着它能够在极小的区域内精确地控制熔合剂和细化剂的喷射,使得打印出的零件尺寸精度偏差能够控制在 ±0.1mm 以内。例如,在打印一些对尺寸精度要求极高的电子设备零部件时,MJF 能够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,确保零件之间的紧密配合。而 SLS 技术中,激光光斑尺寸相对较大,大约为 0.4mm,其层厚通常设置在 100 - 120 微米,这使得 SLS 打印零件的尺寸精度约为 ±0.3mm。不过,对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苛刻,但更注重整体结构强度和功能性的应用,如汽车发动机舱内的一些非关键连接部件,SLS 的精度也能满足需求。


(二)表面质量:各有特点


SLS 打印的零件表面通常会呈现出一定的颗粒感,这是由于激光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融合的特性所导致的。虽然可以通过喷砂、浸蜡、打磨等后处理工艺来改善表面质量,使其达到更好的外观和触感效果,但这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工序和成本。例如,用 SLS 打印的汽车零部件,在经过后处理后,可以进行喷漆等表面装饰操作,满足汽车外观的美观要求。相比之下,MJF 打印的零件表面相对更为光滑。其独特的细化剂喷射技术以及相对更均匀的熔融过程,使得零件表面在打印完成后就具有较好的平整度,粗糙度可达到 Ra0.8 - 1.6μm,在一些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,且不需要后续复杂表面处理的应用场景中,如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壳、医疗器械模型等,MJF 具有明显优势,能够直接满足产品的外观和使用要求。


(三)机械性能:略有差异


在机械性能方面,SLS 和 MJF 打印的尼龙零件都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、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,适用于制作功能原型和最终使用的零件。但研究表明,两者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异。使用 MJF 打印的零件通常具有各向同性的机械性能,即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和刚度表现较为一致。这是因为 MJF 工艺中熔合剂的作用使得各层之间的融合更为均匀,聚合物链有足够的时间相互缠结。而 SLS 打印的零件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会有所不同,沿打印层平面(XY 方向)的性能相对较好,而垂直于打印层平面(ZX 方向)的性能相对较弱。例如,在一项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零件应用的测试中,采用 SLS 打印的结构件,在承受沿层平面方向的拉伸力时,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强度,但在受到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时,其抵抗能力相对较弱。不过,对于大多数常规应用场景,只要在设计和打印时充分考虑到这种性能差异,并合理安排零件的打印方向,SLS 依然能够满足机械性能要求。


三、成本考量有区别


(一)设备成本:SLS 跨度大,MJF 较高


从设备购买成本来看,SLS 设备的价格跨度较大。一些早期的工业级 SLS 打印机,功能较为完善,打印尺寸较大,价格通常在 80 - 150 万元之间,这类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以及对打印精度、速度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企业。而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发展,也出现了一些小型、价格更为亲民的 SLS 3D 打印解决方案,例如一些桌面级 SLS 打印机,价格可能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,适合小型企业、工作室或教育机构用于小批量生产、教学和研发等。相比之下,MJF 技术目前主要由惠普公司掌握,市场上的 MJF 打印机均为惠普的产品,其价格相对较高,Multi Jet Fusion 3D 系列打印机的起售价约为 34 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 240 万元左右),更高端的型号价格可达 50 多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 350 万元以上),这使得 MJF 设备在初始投资上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,更适合大型企业、服务中心以及对打印技术有较高需求且预算充足的机构。


(二)材料成本:MJF 粉末利用率高


在材料成本方面,SLS 和 MJF 都使用尼龙粉末作为主要材料,但由于粉末利用率的不同,导致实际材料成本有所差异。SLS 工艺的粉末利用率通常在 50% - 60% 左右,在打印过程中,部分粉末虽然参与了烧结过程,但由于烧结不完全或在后续清理过程中难以回收等原因,无法再次使用。而 MJF 工艺在粉末回收利用方面表现更为出色,其粉末回收利用率能够达到 80% - 85%。这是因为 MJF 在打印过程中,未被熔合的粉末大部分能够保持原始状态,便于回收和再次使用。以生产 100 个相同的尼龙零件为例,假设每个零件需要消耗 100 克尼龙粉末,SLS 工艺可能需要准备约 167 克(100÷60%)的粉末,而 MJF 工艺大约只需要准备 118 克(100÷85%)的粉末,长期来看,MJF 在材料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。


(三)后处理成本:MJF 相对较低


后处理成本也是整个打印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。SLS 打印的零件由于表面存在颗粒感,往往需要进行喷砂、打磨、浸蜡等后处理操作,以提高表面质量和满足使用要求。这些后处理工序不仅需要额外的设备投入,如喷砂机、打磨工具等,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时间和精力。相比之下,MJF 打印的零件表面质量较好,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后处理。即使需要后处理,其工序也相对简单,主要集中在去除零件表面残留的少量粉末等操作上。例如,SLS 打印的零件后处理每件可能需要花费 30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工操作,而 MJF 打印的零件后处理时间可以缩短 50% 左右,大大降低了后处理成本。


四、应用场景各有所长


(一)SLS:传统工业领域的常客


SLS 凭借其在材料选择多样性、对复杂结构的良好适应性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等方面的优势,在传统工业领域应用广泛。在汽车制造行业,常用于打印发动机罩壳、进气歧管等零部件。这些零件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、抗疲劳强度以及一定的尺寸精度,以满足发动机舱内严苛的工作环境。例如,某汽车制造商使用 SLS 打印的发动机罩壳,不仅能够承受发动机运转产生的高温和振动,而且通过后处理后的表面质量能够直接进行喷漆等装饰处理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SLS 可用于制造飞机内部的一些非关键结构件,如座椅支架等。由于这些零件对重量和强度有较高要求,SLS 打印的尼龙零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,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轻量化,有助于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。此外,在模具制造行业,SLS 还可用于制作铸造用的蜡模和样件,为模具的快速开发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
(二)MJF:新兴领域的宠儿


MJF 则因其高精度、高表面质量、快速的生产效率以及良好的材料各向同性等特点,在一些新兴领域和对外观、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崭露头角。在消费电子领域,MJF 常用于打印电子产品的外壳,如手机壳、平板电脑外壳等。其能够打印出表面光滑、尺寸精度高的零件,满足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观美观和装配精度的要求。例如,某知名电子产品品牌采用 MJF 技术打印手机壳的原型,不仅能够快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,而且打印出的外壳直接具有接近量产产品的外观效果。在医疗健康领域,MJF 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模型、定制化的医疗植入物等。由于其能够实现高精度和复杂结构的打印,并且打印出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(尼龙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),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疗领域对产品的特殊要求。此外,在文创产品、珠宝首饰等行业,MJF 也得到了广泛应用,用于制作具有复杂造型和精美外观的产品。


SLS 和 MJF 这两种尼龙粉末打印工艺在工作原理、性能表现、成本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。企业和用户在选择时,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,如对零件精度、表面质量、机械性能的要求,预算的限制,以及产品应用的领域等因素,综合考虑后做出决策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,相信这两种工艺在未来还将不断优化和完善,为尼龙粉末打印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应用突破。

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0 / 500
共 0 条
  • 1

推荐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