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立创3D打印-高品质快速增材制造服务.

工程塑料vs金属3D打印: 哪些场景用塑料更划算? 减重+成本双对比

13 分享


3D 打印选型时,很多人会陷入 “金属 = 高端耐用,塑料 = 廉价易坏” 的误区:用不锈钢打印工业夹具,结果零件重到工人搬不动;用钛合金打印普通收纳盒,成本超预算 3 倍 —— 其实工程塑料和金属 3D 打印没有 “谁更好”,只有 “谁更适配场景”。


工程塑料(PA、PC、PEEK 等)凭借 “轻量化、低成本、易成型” 的优势,在很多场景比金属更划算;而金属(不锈钢、钛合金、铝合金)的 “高强度、耐高温” 特性,是塑料无法替代的。本文从 “减重、成本、加工难度” 三大维度拆解对比,附场景选型表,帮你精准匹配,不花冤枉钱。


一、先看核心对比:3 个维度,塑料 vs 金属差异一目了然


选材质前,先通过数据看清两者的核心差异 —— 工程塑料的优势集中在 “减重、成本、加工”,金属的优势在 “强度、耐温、耐磨”,用表格对比更直观:

 

对比维度

工程塑料(PA/PC/PEEK)

金属(不锈钢 / 钛合金 / 铝合金)

核心差异总结

密度(减重关键)

1.1-1.4g/cm³(PA:1.1g/cm³;PC:1.2g/cm³;PEEK:1.3g/cm³)

不锈钢 7.8g/cm³、钛合金 4.5g/cm³、铝合金 2.7g/cm³

工程塑料密度仅为钢的 1/7、铝的 1/2、钛的 1/3,减重优势碾压金属

成本(材料 + 打印)

材料单价:50-1000 元 /kg(PA6:50 元;PC:80 元;PEEK:1000 元)打印费:1-5 元 /g(FDM/SLS 工艺)

材料单价:300-3000 元 /kg(不锈钢:300 元;铝合金:200 元;钛合金:3000 元)打印费:3-15 元 /g(SLM 工艺)

普通工程塑料(PA/PC)的材料 + 打印费,比金属低 50%-70%;高端 PEEK 虽贵,仍比钛合金便宜

加工难度

易成型:支持镂空、网格、复杂嵌套结构,无需复杂支撑(SLS 工艺自支撑);后处理简单(打磨 / 烘干即可)

难成型:复杂结构需额外加支撑(后续需切割去除);后处理繁琐(去支撑、打磨、防锈处理)

塑料加工周期比金属短 50%(3 天 vs7 天),复杂结构合格率高 30%

强度

拉伸强度 50-150MPa(PA66:80MPa;增强 PA:120MPa;PEEK:100MPa)

拉伸强度 300-1000MPa(不锈钢 316L:550MPa;钛合金 TC4:800MPa;铝合金 AlSi10Mg:300MPa)

金属强度是普通塑料的 3-10 倍,承重、抗冲击性更优

耐温性

耐温范围 - 40~260℃(PA66:120℃;PC:130℃;PEEK:260℃)

耐温范围 - 200~800℃(不锈钢:600℃;钛合金:800℃;铝合金:300℃)

金属耐温性远超普通塑料,仅 PEEK 能接近中低温金属水平

耐环境性

抗油、抗腐蚀(PEEK 最优),部分材质吸潮(需防潮)

耐磨、抗冲击,易生锈(不锈钢除外),需防锈处理

各有优势:塑料抗腐蚀,金属耐磨抗冲击


一句话总结:追求 “轻量化、低成本、复杂结构” 选工程塑料;需要 “高强度、耐高温、高耐磨” 选金属


二、3 大核心优势:这些场景用塑料,比金属划算太多


工程塑料的 “减重、成本、加工” 优势,在以下场景能发挥到极致,不仅功能达标,还能帮你省成本、提效率:


(一)优势 1:减重 40%-70%,降低运输 + 使用成本


工程塑料的低密度的核心价值,是 “减少重量带来的连锁成本下降”—— 不管是汽车、无人机等 “减重即提效” 的场景,还是工业夹具、日常工具等 “省力易操作” 的场景,塑料都比金属更划算。


案例 1:工业工装夹具(PA66 vs 不锈钢)


• 需求:固定机床零件,承重 5kg,耐温 80℃;


• 金属方案(不锈钢 316L):零件重量 1.5kg,工人每天搬运 10 次,累计负重 15kg,长期易疲劳;运输时 100 件夹具重 150kg,运费 200 元;


• 塑料方案(PA66):零件重量 0.9kg(减重 40%),工人每天累计负重 9kg,省力 40%;运输 100 件重 90kg,运费 120 元(省 40%);


• 额外优势:PA66 夹具防刮伤工件(金属夹具易碰伤零件表面),某机械厂换用后,工件报废率从 3% 降至 0.5%。


案例 2:汽车轻量化零件(增强 PA vs 铝合金)


• 需求:汽车内饰卡扣、发动机周边线束固定件,需减重、耐温 100℃;


• 金属方案(铝合金):单个卡扣重 15g,单台车用 200 个,累计重 3kg,增加油耗(每增 100kg 油耗升 0.5L);


• 塑料方案(增强 PA66):单个卡扣重 6g(减重 60%),200 个累计重 1.2kg,整车减重 1.8kg,百公里油耗降 0.009L,按年行驶 1.5 万公里算,年省油 1.35L(约 10 元);


• 成本对比:铝合金卡扣单件成本 20 元,增强 PA66 卡扣仅 8 元(省 60%),单台车 200 个卡扣省 2400 元。


(二)优势 2:成本降 50%-70%,小批量定制更划算


金属 3D 打印的材料和加工费都贵,尤其是小批量(10-500 件)场景,开模不划算,打印费又高;而工程塑料的材料成本低、打印速度快,小批量定制成本比金属低一半以上。


案例:无人机机架(碳纤维增强 PA vs 钛合金)


• 需求:无人机机身框架,需轻量化、抗摔,小批量 50 件定制;


• 金属方案(钛合金):单个机架重量 200g,材料成本 600 元(3000 元 /kg),打印费 300 元(15 元 /g),单件总成本 900 元,50 件总费用 4.5 万元;


• 塑料方案(碳纤维增强 PA):单个机架重量 120g(减重 40%),材料成本 120 元(1000 元 /kg),打印费 240 元(2 元 /g),单件总成本 360 元,50 件总费用 1.8 万元;


• 效果对比:两者抗摔性接近(10 米跌落无变形),但塑料方案总成本省 2.7 万元(降 60%),且无人机续航提升 15%(减重带来的额外收益)。


成本账拆解(小批量 100 件):

 

零件类型

材质方案

单件材料成本

单件打印费

单件总成本

100 件总费用

成本差异

工业夹具

不锈钢 316L

45 元

100 元

145 元

14500 元

金属比塑料贵 10300 元

工业夹具

PA66

9 元

42 元

51 元

5100 元

 

消费电子外壳

铝合金

30 元

60 元

90 元

9000 元

金属比塑料贵 5400 元

消费电子外壳

PC

8 元

36 元

44 元

4400 元

 


(三)优势 3:加工难度低,复杂结构一次成型


金属 3D 打印的复杂结构(如镂空、嵌套、内部流道)需要额外加支撑,后续切割去除不仅费时间,还容易损伤零件;而工程塑料(尤其是 SLS 工艺)能实现 “自支撑”,复杂结构一次成型,后处理简单,合格率更高。


案例:医疗辅助件(PA12 vs 不锈钢)


• 需求:糖尿病足矫正鞋垫,需贴合足部轮廓(复杂曲面)、镂空减压区(内部网格结构);


• 金属方案(不锈钢):复杂曲面 + 镂空结构需加大量支撑,打印后切割支撑要 2 小时 / 件,镂空处易有毛刺(需打磨 1 小时),合格率仅 70%;


• 塑料方案(PA12,SLS 工艺):无支撑一次成型,打印后仅需清理粉末(10 分钟 / 件),表面光滑无毛刺,合格率 95%;


• 额外优势:PA12 重量轻(单只鞋垫 50g),患者佩戴无负重感;不锈钢鞋垫 150g,长期佩戴易疲劳。


三、场景化选型:10 + 行业场景,直接对号入座


不用死记参数,按场景选材质,以下 10 个高频场景覆盖 90% 的 3D 打印需求,直接套用:

 

应用场景

核心需求

推荐材质

不推荐材质

核心原因

工业工装夹具、定位治具

轻量化、防刮伤工件、低成本

PA66 / 增强 PC

不锈钢 / 铝合金

塑料减重 40%+,防刮伤,成本省 60%

汽车内饰件、线束卡扣

轻量化、耐温 100℃、小批量定制

增强 PA/PC

钛合金 / 铝合金

塑料减重 60%,油耗降低,定制成本低

无人机 / 航模机架

轻量化、抗摔、复杂结构

碳纤维增强 PA

不锈钢 / 钛合金

塑料减重 40%,续航提升 15%,复杂结构易成型

医疗辅助件(矫正器、鞋垫)

贴合人体、轻量化、生物相容性

医疗级 PA12/PEEK

金属(除钛合金)

塑料重量轻、无过敏风险,复杂曲面一次成型

消费电子外壳(耳机盒、充电器)

耐冲击、低成本、表面细腻

PC/PA6

铝合金 / 不锈钢

塑料耐摔不易变形,成本省 50%

化工设备配件(抗腐蚀)

抗机油、冷却液、弱酸碱

PEEK/PA6

普通不锈钢

塑料抗腐蚀,金属易生锈(特殊不锈钢除外)

承重件(机床底座、机械臂)

承重>50kg、高刚性

不锈钢 / 钛合金

工程塑料

金属强度是塑料的 3 倍,承重更稳定

高温场景(发动机缸体、锅炉配件)

耐温>200℃

不锈钢 / 钛合金

普通工程塑料(PA/PC)

金属耐温 600℃+,塑料仅 PEEK 能扛 260℃

耐磨件(齿轮、轴承)

高耐磨、高刚性

金属 / PEEK

普通 PA/PC

金属耐磨系数是普通塑料的 5 倍

航空航天结构件(承重 + 耐高温)

高强度、耐温 300℃+

钛合金 / 高温合金

所有工程塑料

塑料强度、耐温无法满足安全要求


四、避坑指南:3 个选型误区,别选错


1. 误区 1:所有 “工业件” 都选金属—— 工业夹具、定位治具等非承重件,用 PA66 完全能满足需求,选金属只会增加重量和成本;


2. 误区 2:塑料不如金属耐用—— 在常温、中低承重场景(如消费电子外壳、医疗辅助件),工程塑料的使用寿命(3-5 年)和金属接近,且不易生锈;


3. 误区 3:复杂结构选金属—— 金属复杂结构需加支撑,后处理易损坏零件,而 SLS 工艺的工程塑料能无支撑成型,合格率更高。


五、总结:选型口诀 + 核心提醒


选型口诀


轻量化、低成本,复杂结构选塑料;


高承重、耐高温,金属材质错不了;


工业夹具用 PA,汽车零件选增强;


机床底座不锈钢,医疗辅助 PA12。


核心提醒


1. 小批量优先塑料:10-500 件小批量定制,工程塑料的成本优势远超金属(省 50%+);


2. 大批量看全周期成本:哪怕是大批量,塑料的 “减重 + 低加工费” 也可能比金属划算(如汽车卡扣,批量 1 万件,塑料比金属省 20 万元);


3. 不盲目追求高端塑料:普通场景用 PA/PC 即可,只有高温(>150℃)、抗腐蚀场景才需要选 PEEK(比普通塑料贵 10 倍)。


工程塑料和金属 3D 打印不是 “替代关系”,而是 “互补关系”—— 用对场景,塑料能帮你省成本、提效率;用对场景,金属能帮你保安全、扛极限。按 “减重、成本、强度、耐温” 四个核心需求对号入座,就能选出最优解。
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0 / 500
共 0 条
  • 1

推荐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