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分享

“打印完的手办表面粘糊糊的,一摸全是树脂残留;小齿轮硬度过低,轻轻一捏就变形;放了几天还慢慢发黄——明明打印时参数都对,怎么成品质感这么差?”
很多SLA新手都有这样的困惑:以为“打印结束”就是成品,却忽略了后处理才是“从半成品到精品”的关键。SLA光固化零件的后处理,核心解决“未固化树脂残留、硬度不足、表面瑕疵”三大问题,只需“清洗→固化→打磨上色”三步,就能让零件从“粘手废品”变成“光滑成品”,质感直逼工业级。
本文全程聚焦新手实操,每个步骤都讲清“用什么工具、怎么操作、避什么坑”,搭配手办和精密零件的实测案例,新手跟着做就能一次成功。
一、核心认知:为什么SLA必须做后处理?
先搞懂“为什么要做后处理”,才能重视每个细节——SLA的打印原理是“激光扫描固化树脂”,但打印完成时,零件表面会残留未完全固化的树脂,内部固化也不够充分,直接用会出现3大问题:
• 表面黏腻:未固化树脂附着在表面,用手摸粘手,还会吸附灰尘,越放越脏;
• 硬度不足:仅靠打印时的激光固化,零件硬度只有70D左右(类似软塑料),易变形、易刮花;
• 易黄变:未固化树脂暴露在空气中,会加速氧化发黄,尤其是白色、透明树脂,影响外观。
而经过“清洗(去残留)→固化(提硬度)→打磨上色(修瑕疵)”后,零件硬度能提升至85D,表面光滑无黏腻感,还能通过上色掩盖小瑕疵,质感直接翻倍。
二、第一步:清洗——彻底去除残留,避免粘手发黄
清洗是后处理的“基础关”,核心是去除零件表面及缝隙里的未固化树脂,这一步没做好,后续固化再久也会发黏。新手常犯“用错酒精浓度、清洗不彻底”的错误,导致零件发白或残留树脂。
1. 必备工具(新手入门套装,预算100元内搞定)
• 核心耗材:75%-95%异丙醇(首选95%,去残留效率高;75%适合敏感树脂,不易发白);若预算高,可买SLA专用清洗液(如Elegoo Wash Resin,100元/1L,无刺激性气味);
• 容器工具:带盖塑料清洗盒(选深度15cm以上,能完全浸泡零件)、软毛刷(小号,刷头柔软,适合清理缝隙)、丁腈手套(必须戴,防树脂刺激皮肤);
• 辅助工具:滤网(洗零件时套在水龙头上,回收掉落的支撑碎渣,避免堵塞)、厨房纸(吸干零件表面酒精)。
2. 新手可直接复刻的操作步骤(以10cm手办为例)
1. 零件取出:打印完成后,先将平台上升至最高,戴手套捏住零件支撑处(别碰零件本体),轻轻掰下零件;若零件粘平台,用塑料刮刀(别用金属的)沿边缘轻轻撬动,避免损伤零件;
2. 初步去渣:将零件放在空盆里,先抖掉表面的树脂碎渣和大块支撑(粗支撑可直接用手掰,细支撑留到清洗后处理);
3. 浸泡清洗:往清洗盒倒入异丙醇,液面没过零件2cm以上,浸泡5分钟(若零件缝隙多、细节复杂,延长至8分钟);
4. 重点刷洗:用软毛刷轻轻刷洗零件缝隙(如手办的发丝、齿轮的齿槽),每个细节刷3-5遍,确保残留树脂被洗干净;注意力度别太大,避免刷断细细节;
5. 晾干控水:将零件从酒精中取出,放在厨房纸上吸干表面酒精,再放在通风处晾干10分钟(别暴晒,避免提前固化),直到表面无酒精残留、不反光。
3. 新手避坑3大要点(90%的问题出在这里)
• 别用高浓度酒精(99%):99%酒精会快速挥发,导致零件表面树脂“骤冷”发白,尤其是白色、透明树脂,一旦发白很难修复;新手安全选95%或75%浓度;
• 酒精别反复用太久:酒精用3-5次后会变浑浊(树脂残留过多),再用会导致“越洗越脏”,建议浑浊后及时更换,别为了省酒精浪费零件;
• 别用自来水冲洗:自来水含杂质,会让零件表面产生水痕,还可能导致未固化树脂遇水结块,粘在缝隙里洗不掉。
三、第二步:二次固化——硬度翻倍,告别黏腻易黄变
清洗后的零件虽然表面不粘手,但内部树脂仍未完全固化,硬度低、易变形,二次固化就是“给零件加硬度”,同时让表面彻底干燥,避免黄变。新手常犯“固化时间不够、摆放不当”的错误,导致零件硬度不均。
1. 必备工具(核心是选对UV固化设备)
• 首选工具:UV固化箱(波长405nm,与SLA光敏树脂完美匹配,入门款100-200元,如Elegoo Mercury Cure,带旋转托盘,固化更均匀);
• 替代工具:阳光(仅限晴天正午,阳光充足时暴晒30分钟);但阳光固化受天气影响大,且易导致零件表面颜色不均,新手优先买固化箱;
• 辅助工具:小夹子(固定零件,让零件悬空固化,避免接触面固化不充分)。
2. 实操步骤(分零件类型定时间,精准不浪费)
1. 零件预处理:确认零件已完全晾干(表面无酒精残留),若有细支撑未拆除,先轻轻拆干净(固化后支撑会变硬,更难拆);
2. 合理摆放:用小夹子夹住支撑残留处,将零件悬空固定在固化箱托盘上,确保零件每个面都能接触到UV光(别堆叠摆放,避免遮挡);
3. 设定固化时间:根据零件厚度调整,新手按以下标准来:
薄件(厚度≤5mm,如手办、小齿轮):10-15分钟;
4. 厚件(厚度5-10mm,如牙科临时冠、结构件):20-25分钟;
5. 韧性树脂零件:比普通树脂多5分钟(韧性树脂固化速度慢)。
6. 中途翻面:固化到一半时间(如10分钟的零件,5分钟时),打开固化箱将零件翻面,确保正反面都能均匀固化,避免底部硬度不足。
3. 效果实测:固化前后差异明显
测试项目 | 固化前 | 固化后(15分钟) | 核心变化 |
表面触感 | 轻微黏腻,摸完手上有树脂残留 | 光滑干爽,无黏腻感 | 未固化树脂彻底固化,表面形成硬壳 |
硬度(邵氏D) | 70D(类似软塑料,指甲能掐出痕迹) | 85D(类似硬塑料,指甲划不动) | 硬度提升21%,抗刮花、抗变形 |
黄变测试(放置1周) | 表面轻微发黄,颜色不均 | 无明显黄变,颜色稳定 | 固化后树脂结构稳定,抗氧化能力提升 |
抗摔测试(1米跌落) | 边角轻微变形,表面有划痕 | 无变形、无划痕,结构完好 | 整体强度提升,抗冲击性更好 |
4. 避坑提醒:别过度固化
固化时间不是越长越好——普通树脂固化超过30分钟,会变得“过脆”,易断裂;韧性树脂过度固化会失去韧性,变成“硬而脆”的状态,失去原本的抗冲击优势。新手严格按零件厚度设定时间,别贪多。
三、第三步:打磨上色(可选)——修复瑕疵,质感升级(新手友好版)
若零件有支撑痕迹、轻微层纹,或想提升外观质感,就需要打磨上色。这一步是“加分项”,新手不用追求专业级效果,掌握“从粗到细打磨+薄涂多次上色”的技巧,就能让零件颜值翻倍。
1. 必备工具(新手入门套装,预算50元内)
• 打磨工具:砂纸套装(400→800→1200,从粗到细,各1张足够)、海绵砂纸(适合打磨曲面,避免磨出棱角);
• 上色工具:丙烯颜料(新手选基础色,如黑、白、红,10元/瓶)、细头画笔(000号,适合画细节)、调色盘、洗笔杯;
• 辅助工具:补土(可选,用于填补明显的支撑凹痕,新手选水性补土,易打磨)、消光漆(哑光效果,提升质感,15元/瓶)。
2. 实操步骤(以手办打磨上色为例,新手30分钟搞定)
第一步:打磨——去除瑕疵,表面光滑
1. 粗磨去痕(400#砂纸):重点打磨支撑残留处和明显层纹,用手指捏住砂纸,轻轻打圈打磨(力度别太大,避免磨坏细节),直到支撑痕迹变浅、手感平整;
2. 细磨光滑(800#→1200#砂纸):先用800#砂纸打磨整个零件,去除400#砂纸留下的划痕;再用1200#砂纸精磨,直到表面触感细腻,无明显砂纸痕迹;
3. 曲面处理(海绵砂纸):手办面部、圆弧等曲面,用海绵砂纸包裹手指打磨,避免磨出平面,保持曲面流畅。
避坑点:别跳号打磨(如直接用1200#磨支撑痕迹),粗砂纸的划痕无法被细砂纸快速去除,反而浪费时间;打磨时可蘸少量水(湿磨),减少粉尘,还能让表面更光滑。
第二步:上色——薄涂多次,避免堆积
1. 打底(可选):若零件颜色较深,想让颜料更显色,先涂一层白色丙烯颜料做底色,晾干10分钟(底色要薄,避免掩盖细节);
2. 主体上色:取少量丙烯颜料在调色盘上,加1-2滴清水稀释(颜料呈“酸奶状”最佳,太稠易堆积,太稀易晕染),用000号细头画笔薄涂第一层,晾干5分钟后再涂第二层——新手记住“薄涂多次”,哪怕第一次颜色不均,涂3-4层后会自然均匀;
3. 细节处理:手办的眼睛、发丝等小细节,换更细的勾线笔(0000号),蘸取浓缩颜料精准描绘,避免手抖涂出边界;若出错,用棉签蘸少量酒精轻轻擦除,晾干后重新上色;
4. 封层保护:所有颜色晾干后,喷一层消光漆(距离零件20cm均匀喷洒,别对着一个点喷),晾干30分钟——消光漆能让颜色更持久,还能掩盖轻微的上色瑕疵,提升哑光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