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SvsPC: 工程塑料颗粒线材打印材料性能对比
12 分享
在工程塑料颗粒线材打印领域,ABS 和 PC 是最常用的两种 “硬核” 材料 ——ABS 凭借性价比成为工业入门首选,PC 则以耐温耐冲击的优势占据高端场景。很多用户在选择时会纠结:“打印日常零件选 ABS 还是 PC?”“高温环境下 PC 真的比 ABS 靠谱吗?”
其实两者没有绝对的 “好坏”,只有 “适配与否”。本文从核心性能、打印难度、成本、应用场景四个维度,用通俗的语言和具体数据做对比,帮你清晰判断:哪种材料更适合你的打印需求,避免花冤枉钱买错线材。
一、核心性能对比:从 “强度” 到 “耐温”,差异一目了然
ABS 和 PC 的性能差异,直接决定了它们的适用场景。我们从打印用户最关心的 5 个性能指标入手,用 “数据 + 通俗解释” 拆解:
(一)强度:PC 更 “结实”,ABS 够用但有上限
• 拉伸强度(材料被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拉力,单位 MPa):
◦ PC:65-70MPa(相当于 1cm² 的 PC 零件能承受 6.5-7kg 拉力);
◦ ABS:45-50MPa(1cm² 的 ABS 零件能承受 4.5-5kg 拉力)。
◦ 通俗对比:用 PC 和 ABS 各打印一根 10cm 长、1cm 粗的棒材,PC 棒需要挂 7kg 重物才会断,ABS 棒挂 5kg 就会断。
• 应用影响:
◦ 承重零件(如无人机机臂、小型支架)优先选 PC,能承受更大外力;
◦ 轻负载零件(如收纳盒、简单外壳)选 ABS,成本更低且足够用。
(二)耐温:PC 耐温 “碾压” ABS,高温场景必选
• 热变形温度(材料在压力下开始变软的温度,单位℃):
◦ PC:130-140℃(可长期接触开水,短期承受 150℃高温,适合咖啡机配件、烤箱外层支架);
◦ ABS:90-100℃(夏天放汽车里不会软,但接触开水会变形,适合常温环境零件)。
◦ 实测对比:将 ABS 和 PC 打印的杯子同时倒入沸水,ABS 杯 10 秒后开始轻微变形,PC 杯 30 分钟后仍保持形状。
• 低温性能:
◦ PC:-40℃仍有韧性,从 1 米高度跌落不会裂(适合户外低温场景);
◦ ABS:-10℃以下会变脆,跌落易裂(不适合北方冬季户外使用)。
(三)韧性:PC 抗冲击,ABS 易脆(低温更明显)
• 简支梁冲击强度(材料被撞击时的抗断裂能力,单位 kJ/m²):
◦ PC:60-70kJ/m²(从 1.5 米高度跌落,零件只会轻微变形,不会断裂);
◦ ABS:25-30kJ/m²(从 1 米高度跌落,有 50% 概率开裂,低温下概率升至 80%)。
◦ 实际案例:用 ABS 和 PC 各打印 10 个无人机外壳,从 1.2 米高度坠落测试,ABS 外壳碎了 6 个,PC 外壳仅 2 个有轻微划痕。
• 应用提醒:易摔、抗冲击需求的零件(如户外设备外壳、儿童玩具)选 PC;固定不动、不易碰撞的零件(如桌面收纳盒)选 ABS。
(四)表面质量:ABS 易打理,PC 需精细操作
• 打印后表面粗糙度(单位 μm,数值越小越光滑):
◦ ABS:Ra1.6-3.2μm(表面有轻微层纹,400 目砂纸打磨后能降至 Ra1.0μm,接近磨砂质感);
◦ PC:Ra2.0-4.0μm(表面层纹更明显,需 800 目砂纸 + 抛光膏处理,才能达到 ABS 打磨后的效果)。
• 后处理难度:
◦ ABS:打磨时粉尘少,易上色(普通丙烯颜料就能附着,无需底漆);
◦ PC:表面光滑度低,上色前需喷 “塑料专用底漆”,否则颜料易脱落。
(五)耐化学性:PC 更 “抗造”,ABS 怕强溶剂
• 耐常见物质表现:
物质 | ABS 反应 | PC 反应 |
水 / 酒精 | 无变化 | 无变化 |
机油 / 润滑油 | 轻微溶胀(长期接触会变软) | 无变化(适合机油管路配件) |
丙酮 / 香蕉水 | 快速溶解(不能接触) | 轻微腐蚀(短期接触可擦拭) |
• 应用场景:接触机油、化学溶剂的零件(如汽车发动机周边配件)选 PC;仅接触水、酒精的日常零件(如水杯、清洁剂瓶)选 ABS。
二、打印难度对比:ABS 新手友好,PC “门槛高”
哪怕材料性能再好,打印难度太高,新手也很难驾驭。ABS 和 PC 在打印设备、参数设置上的差异,直接影响打印成功率:
(一)设备要求:PC 需要 “全封闭”,ABS 可 “简易封闭”
• ABS 打印设备:
◦ 基础配置:带加热床(温度≥90℃)的入门级 FDM 打印机(如 Ender 3 V2,约 1500 元);
◦ 环境要求:简易封闭(用纸箱罩住打印机,留顶部透气),避免冷风直吹;
◦ 成功率:新手按基础参数打印,成功率约 70%(主要失败原因是轻微翘边,可通过涂固体胶解决)。
• PC 打印设备:
◦ 基础配置:带高温加热床(温度≥110℃)+ 全封闭机箱的打印机(如 Ender 3 S1 Plus,约 2500 元);
◦ 环境要求:必须全封闭(防止温度流失导致层间开裂),环境温度≥25℃;
◦ 成功率:新手按基础参数打印,成功率约 40%(失败原因多为层间开裂、堵喷嘴,需多次调试)。
(二)参数设置:ABS 参数 “宽容”,PC 需精准控制
参数类型 | ABS 推荐设置 | PC 推荐设置 | 关键差异提醒 |
喷嘴温度 | 220-230℃ | 240-250℃ | PC 温度高,低了易堵喷嘴 |
加热床温度 | 90-100℃ | 110-120℃ | PC 床温低了易翘边、分层 |
打印速度 | 40-50mm/s | 30-40mm/s | PC 速度快了易出丝不均 |
冷却风扇速度 | 20%-30%(仅顶层开) | 10%-20%(全程低速) | PC 冷却快了易分层 |
线材预处理 | 60℃烘干 2-3 小时 | 80℃烘干 4-5 小时 | PC 吸水性比 ABS 强,必须烘干 |
(三)常见打印问题对比:ABS 怕翘边,PC 怕分层
• ABS 常见问题及解决:
◦ 翘边:加热床涂固体胶 + 简易封闭,90% 能解决;
◦ 堵喷嘴:线材烘干不彻底,重新烘干后疏通喷嘴即可。
• PC 常见问题及解决:
◦ 层间开裂:检查是否全封闭,若封闭没问题,提高喷嘴温度 5-10℃,降低打印速度 10mm/s;
◦ 表面气泡:线材烘干时间不足,延长烘干至 6 小时,打印前手动挤出 10cm 线材,确认无气泡再开始。
三、成本对比:ABS 性价比高,PC “贵但值”
成本是很多用户的核心考量,ABS 和 PC 在 “线材成本 + 设备成本 + 后处理成本” 上的差异,决定了不同预算下的选择:
(一)线材成本:ABS 便宜近 40%
• ABS:市场价 50-60 元 / 1kg(国产正规品牌,如易生、闪铸),1kg 线材能打印约 10 个中等大小零件(如 15cm×10cm×5cm 的收纳盒);
• PC:市场价 80-100 元 / 1kg(同品牌),1kg 线材能打印约 8 个同等大小零件(PC 密度比 ABS 略高,耗材用量稍多)。
• 成本对比:打印 100 个收纳盒,ABS 线材成本约 600 元,PC 线材成本约 1000 元,ABS 省 40%。
(二)设备成本:PC 初期投入高
• 入门级配置(能满足基础打印):
◦ ABS:打印机 + 简易封闭箱,约 1500+50=1550 元;
◦ PC:全封闭打印机 + 专业烘干箱,约 2500+300=2800 元,比 ABS 高 80%。
• 长期使用成本:
◦ ABS:喷嘴损耗慢(0.4mm 喷嘴能打印 50kg 线材后更换);
◦ PC:因温度高,喷嘴损耗快(30kg 线材需更换喷嘴),长期使用成本比 ABS 高 30%。
(三)后处理成本:ABS 更省钱
• ABS:打磨用 400 目砂纸(约 5 元 / 张,能磨 10 个零件),上色用普通丙烯颜料(20 元 / 瓶,能涂 20 个零件),单个零件后处理成本约 1 元;
• PC:打磨需 800 目砂纸 + 抛光膏(约 20 元 / 套,能处理 8 个零件),上色需专用底漆 + 面漆(50 元 / 套,能涂 15 个零件),单个零件后处理成本约 3 元,是 ABS 的 3 倍。
四、应用场景对比:谁适合谁,一看就懂
结合性能、难度、成本,ABS 和 PC 的应用场景有明确分工,不用再纠结:
(一)ABS 适合这些场景(性价比优先,常温、低负载)
1. 工业基础零件:汽车内饰卡扣(常温、轻负载)、电子设备外壳(固定不动,不易摔)、生产线工装夹具(短期使用,成本敏感);
◦ 案例:某工厂用 ABS 打印生产线零件固定夹具,1 个成本 30 元,比金属夹具省 70%,使用寿命达 6 个月,满足短期生产需求。
1. 日常用品:桌面收纳盒(常温、无冲击)、浴室置物架(仅接触水,耐潮)、儿童玩具(非摔打类,如积木);
2. 新手练手:第一次尝试工程塑料打印,用 ABS 练手(成功率高,成本低),熟悉后再挑战 PC。
(二)PC 适合这些场景(性能优先,高温、抗冲击、户外)
1. 户外 / 高温设备:无人机外壳(抗摔、耐户外温差)、烤箱外层支架(耐 120℃高温)、户外灯具底座(抗紫外线、耐低温);
◦ 案例:某户外设备厂商用 PC 打印露营灯外壳,在 - 20℃至 40℃环境下测试,1000 小时无变形、无开裂,比 ABS 外壳寿命长 3 倍。
1. 工业关键零件:汽车发动机周边油管路支架(耐机油、耐 130℃高温)、小型机械传动零件(抗冲击、耐磨损);
2. 耐用工具:扳手手柄(抗冲击、耐油污)、应急手电筒外壳(防摔、防水)。
五、选型决策表:30 秒确定选哪种材料
需求优先级 | 选 ABS 的情况 | 选 PC 的情况 |
成本预算 | 预算有限(设备 + 线材<2000 元) | 预算充足(设备 + 线材≥3000 元) |
环境温度 | 常温(0-60℃),无高温接触 | 高温(>100℃)或低温(<-10℃) |
抗冲击需求 | 零件固定不动,不易碰撞 | 零件易摔、需要抗冲击(如户外设备) |
打印难度 | 新手,第一次打印工程塑料 | 有 3 个月以上 FDM 打印经验,能调试参数 |
化学接触 | 仅接触水、酒精,无强溶剂 | 接触机油、高温液体或轻微化学溶剂 |
六、总结:ABS 和 PC 的 “选择口诀”
选 ABS 口诀:
常温用、成本低,新手打印易落地;
轻负载、无冲击,日常零件很给力。
选 PC 口诀:
高温摔、户外用,PC 性能不松动;
耐机油、抗冲击,关键零件靠它冲。
ABS 和 PC 不是 “替代关系”,而是 “互补关系”——ABS 帮你用低成本解决常温、基础场景需求,PC 帮你攻克高温、抗冲击的高端场景。新手建议先从 ABS 入手,熟悉工程塑料打印的基本流程,积累参数调试和后处理经验,再逐步尝试 PC。
记住:没有 “最好的材料”,只有 “最适合你需求的材料”。根据预算、场景和自身技术水平选择,才能用最少的成本,打印出最实用的零件。
- 1